|
1982年,SONY推出了其耳塞产品的开山之作,MDR-E252,时至今日20余载,建立了无人能比的耳塞王朝,型号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其中当然不乏为人津津乐道的经典之作,虽然SONY如今的耳塞造诣已不如从前,但是SONY的耳塞文化着实影响了不少人,不论是以前2系列,4系列,5系列,还是现在的9系列,EX系列,SONY都在继续书写着耳塞的历史。在随身听耳塞产品的发展历史上,能够与SONY耳塞数量和质量相媲美的品牌几乎没有,其耳塞产品型号通常以MDR-E开头,MDR是SONY耳机产品通用型号字头,E则代表EARPHONE(但是也有另外,比如MDR-B114,NC系列,ED系列)。MDR-E后面仅跟三位数字,第一个如果是数字的话则大致代表耳塞出厂年代的早晚,2为最早,9为最新;第二位数字则代表该型号耳塞产品体系中的地位,越大越高档(但是并非绝对,比如MDR-E757);最后一个字母若与第一个相同表明这款耳塞为主流耳塞,若不相同则属于旁系耳塞。另外还有其他比如ED,EX,NC系列等等众多耳塞,鉴于至今没有见到一篇比较全面的对全线产品介绍的文章,笔者就对SONY的耳塞产品做一次比较全面的介绍......
2系列
MDR-E212/214/215/222:日本制造,2系列最低端型号,造型结构和声音风格大同小异,13.5MM单元,21*和222的区别仅仅在于线材方面,21*使用廉价单股线,222则采用成本较高的双股线,而215则是212的防水版,214则是早期一些内藏耳塞机器的配机耳塞(比如1987年2月发售的WM-51),由于线材的关系,222会比21*略好一些,这几款耳塞价格比较便宜,尤其是215,现在常常能见到。虽然价格低廉,但是表现却很不错,属于廉价却不低档的耳塞,中高频出色清亮,声场非常广,凝听人声更会让您体会到这几款耳塞的超值之处,但是从21*/222开始到如今的930,几乎所有使用小口径单元的耳塞都有一个缺点,低频不强,欠缺量感。
212/222(图)
215(图)
MDR-E232/252/255:日本制造,232和252从造型上几乎没有区别(请参见图片,左黑色耳塞为252,右白色为232),鉴于252的意义,首先先说说252,它是SONY的第一款耳塞产品,诞生于1982年。采用16mm单元,外观非常朴素,共振腔体设计简单,耳塞厚度很薄,佩带舒适。与很多日系耳机不同,其声音淳朴自然,音染小,没有什么修饰,有点像欧式耳塞,音场广,定位清晰,低音下潜很深但是不轻易显露,量感适中,非常适合表现交响乐。很多人对252传得神乎其神,仿佛是一款很完美的耳塞,实不然,就笔者亲身感觉,作为第一款耳塞,252有很多地方表现的不成熟,其声音缺乏音乐应该有的跳跃的活力,具体讲就是,中频朴素但是人声缺乏应有的细腻柔和的味道,空洞,薄,有毛刺感,高音部分有少许刺耳的感觉;低频不够结实,“质感和“量感”欠佳,人声和低频没有鲜明的突出的感觉,所以也影响到音乐中层次感的表达,以致于各个频段的特色无法体现出来,比较遗憾,2系的风格本身就是还原真实,而个性的252有朴素过度而平庸的嫌疑。清淡和开阔的特色是不足以使252成为一支优秀的耳塞的。在平衡的基础上有特色才是好事。可以朴素也是一种美丽,加上其纪念价值,252绝对有理由成为一款值得珍藏的耳塞,再说说232,这款耳塞,从造型上看看不出端倪,个人理解232是252的简化版,线材方面252是单股线,232是双股线,网面也不一样,音质当然比252差,声场狭窄,是不是单元不同还是线材关系笔者也说不准,但是总体说来232,还是比212/222强一些,而255是252的防水版,音质表现比较差.
252(左)/232(右)(图)
MDR-E242/245/262/265:日本制造,24*和26*依旧仅仅是线材方面的差异,245/265同样是242/265的防水版,16MM单元,大口径单元采用和设计良好的共振腔给音质带来了很大提升,全频段的声音都非常均匀,低频润滑并且弹性十足,质感量感非常出众,中频厚度惊人,声场定位准备而且比较近,凝听女声异常出色,262是款难得的好塞,诞生于84年1月份如果说484是一渊深潭的话,262可谓波光碧湖,心旷神怡,细致入微,乐器的表现相当剔透,并且很有弹性,不足的是声音略显单薄,相当感性的曲子显得过于理性了242是20世纪80年代中的SONY高档随身听广泛采用的配机耳塞
242(左)/262(右)(图)
245(图)
MDR-E272:日本制造,又是一款日系风格很重并且充满个性的耳塞,与2系列其他产品风格背道而驰。16mm的单元,长长笛管,音色浓重,听人声的时候感情十足。但在音场的表现方面就有所欠缺,层次感不强,也可能就是这个原因,以致于E272在市场上显得有些尴尬,并不怎么受到欢迎。
272(图)
MDR-E282:日本制造,梦一般的耳塞,很多玩家朝思暮想的极品,2系列顶级耳塞,16mm单元,1985年9月1号推出,有金色和黑色两款,首次采用了高分子聚合物震膜,这是当时耳塞的一个创举,其目标是要击败AIWA的V9,如今的高档耳机多采用这种震膜,比如森海赛尔的HD600/650用的就是这种震膜。后期所说的蓝宝石蒸发震膜是在这种震膜的基础上,真空电镀了一层蓝宝石,比较有代表性的是MDR-E575和现在的MDR-E868。这种高分子聚合物震膜具有脆硬的特点,高频延伸较突出,书上在MDR-E282的说明部分,长长的大家很不容易看懂的日文就是高分子聚合物震膜,而线材方面第一次破天荒地使用了采用了纯度极高的线性结晶无氧铜-----其现在品质在之后的20多年的耳塞产品中无出其右者,声音向日系风格靠拢,音染较重,由于采用了SONY新开发的NUDE TURBO II型回路,,所以相对于262来说着重对高低双频段做了优化加强,之前的262用的是TURBO(I)型回路,II比I型多了一个声音的导向管,是为了加强低音而开发的,声音听起来绝对更加刺激过瘾,另外, 282震膜前首次添加了调整低频的纱网。大家都知道,现在大多数的耳塞单元前面有个小纱网,它的主要作用并不是为了防尘,加它是为了起到调整声音的作用,中高频可以畅通无阻的通过,对低频起到阻隔汇聚的作用,加了它低频量感增加,富有弹性。它主要是针对MDR-E282的震膜高频优异,低频单薄而设计的。MDR-E262通过网罩能够直接看到震膜,MDR-E282是看不到的。顺便提一句,这种通高频阻低频的设计在现代的HI-FI耳机中也能见到,比如HD600/650,由于单元直径过小,不能营造出低频量感,所以借助震膜前增加的声音纱网来增加低频,这样的设计或许这样的设计导致了失真率有所提高,但是笔者认为这绝对是值得的,282突出的表现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得无数人顶礼膜拜,绝对是SONY众多极品耳塞中数一数二的王者。
282(图)
4系列
MDR-E414/424:日本制造,关系如同212/222,就是廉价版和普通版的关系,13.5mm单元采用,另外414是左右声道等长线设计,424为长短线盘颈式设计,两款耳塞表现比较平庸,没有什么突出特点,比不上212/222。
MDR-E434/444:日本制造,依旧只是线材方面的差异,444使用线材比434好,13.5mm单元采用,音质方面表现另人满意,虽然高低双频段表现一般,但是解析力高,层次感好,中频和音场非常优秀,适合凝听人声。
MDR-E454/464:日本制造,464使用线材比454好,其他无区别,16mm单元采用,4系列中端耳塞,然而声音发硬,表现不尽如人意,口碑甚至还不如他的下级型号434/444。
464图
MDR-E472:日本制造,4系列产量最大的一款耳塞,生产周期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16mm单元采用,版本众多,线材既有单线也有双线,还有大量与线控连在一起的版本(比如D350搭配的472),并且音质参差不齐,笔者听过最好的472是一根被称为初版的紫色单股线472LP,黄条,音质相当不错,已经接近484 80%的音质,但是初版472至今天笔者只见过一根,非常少见。大部分472的声音中规中矩,表现平平,比较耐听而且佩带舒适,即使长时间佩带也没有很难受的感觉,属于基本能满足大众口味的耳塞,定位相当于今天的838。
472(图)
MDRE-E484:日本制造,4系列顶级型号,发售于1988年,16mm单元采用,和爱华的顶级耳塞HP-V99一样采用了非晶体结晶钻石震动膜,外型和472相似(这也就是很多JS拿472的单元放到484外壳里高价出售的原因之一),线材方面使用了和888一样的线形结晶无氧铜导线,有黑色(B),金色(G),白色(W),灰色(D)好几个版本,其中又以D最为出色,原因线材采用最好(另外D版没有带罗纹头,其他各个版本都有),其实单元是一样的,总体来说,484的音质是非常出色的,高频清亮,中频甜美,低频厚实沉稳,结实有力,能放的开,能收的住,久听也不会觉得累,层次感强,定位准确,音场很宽,声音相当平滑,整体上又浑然一体,很容易让人沉醉其中。484强横的动态,完美的声场,以及他特殊的富有磁性的音染使得他成为是SONY最出色,最具有代表性的耳塞作品之一。
484(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