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001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54|回复: 0

假如当年德国没有强租青岛,这座城市现在会是山东第一强市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7-12-25 08:31:44 | |阅读模式
根据1898年德国与清廷签订的《胶澳租借条约》,胶澳地区(今青岛)被租借给德国99年,同时,德国还取得了在山东筑路采矿的权利。当时的青岛还是小渔村,为了把青岛打造成掠夺山东资源的桥头堡,德国人不惜斥巨资建设青岛,从此,这个小渔村就实现了迅速飞越。

到上世纪30年代,青岛已是当时民国的六大直辖市之一,中国十大城市之一(城区人口超过60万),并位居中国五大港口之列。可见,德国的强租,主观上是为了掠夺,但在客观上确实改变了青岛的命运。那么,假如当年德国没有强租青岛,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呢?

首先,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青岛还是会发展成城市,但这座城市很可能不会叫青岛。
50a10004336d5220cba2

上世纪30年代的青岛八大关


讲到这里,就有必要先介绍一下,青岛这个名字的来历。青岛原本是指青岛湾内的小岛(今天的小青岛),后来青岛湾边的渔村就叫青岛村。德国人强租后,把胶澳租借地分內界和外界,1899年10月18日,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借青岛村的名字,将內界命名为青岛(Tsingtao)。因为青岛是市区,有花园洋房、碧海蓝天,环境非常舒适、优美,来过的人都交口称赞,青岛这个名字也就很快被人熟知,并且名气大振,慢慢的人们就开始用青岛指代整个胶澳地区。到1929年,国民政府接收胶澳商埠后,正式命名为青岛特别市。

不难看出,德国皇帝命名內界为青岛,是青岛成为这座城市的名字的关键一步。而青岛是黄海的门户,有资源丰富的山东作为腹地,又有半封闭的港湾,水深不冻,非常适合建设港口。凭借自身条件和区位优势,即使没有德国强租,青岛也会慢慢发展成城市的。只是,青岛很可能还只是一个村庄名,在没有外力干预下,发展成城市后,很大可能会沿用旧名,成为胶澳市。也有可能青岛的母县即墨发展成城市,胶澳只是即墨的一个区,总之,再叫青岛市的可能性不大。

其次,没有德国人强租,青岛不会发展的很快,也不会发展到今天的高度。
509f000457dfe3743f0b

上世纪30年代青岛第一海水浴场


通过前文介绍,可以看出青岛是德国人生生用钱砸出来的,没有资金的推动,青岛不可能发展的这么快。解放前,国力羸弱,国内即使想发展青岛也是有心无力,没有资金,再好的条件也不行。所以,在没有外力的前提下,青岛也只能从村到镇,从镇到县,这样一步步缓慢发展。发展的轨迹,大概会与日照很像,那么发展到今天,也只能达到日照的规模,除非有其他外力干预,否则想发展到今天的高度很难。

最后,如果没有德国人强租青岛,现在山东第一大经济强市,很可能是烟台。
50a0000442606ffc8c5a

上世纪20年代的烟台山


其实,青岛的快速崛起,受影响最大的就是烟台。烟台早在1861年就开埠了,在青岛还是小渔村时,烟台就已经是山东最大的港口,山东海关所在地。但自青岛崛起后烟台的发展却陷入了停滞,因为德国人为青岛修建了铁路,而烟台却没有(解放后烟台才通铁路),所以,从青岛港走货,更快更省力,青岛港仅用不到十年就超越了烟台港,这种竞争关系,使青岛与烟台颇有些既生瑜,何生亮的意味。到上世纪30年代,青岛跻身六大直辖市时,烟台市区才只有13万多人口,刚刚摆脱福山县的管辖。就这样,仅仅用了短短的30年,青岛不仅逆转了烟台,还将烟台远远的抛在了后面。

现在,烟台是山东经济总量排名第二的城市,虽仅次于青岛,但与青岛有3000亿的差距,想追上青岛很难。如果不是德国人斥巨资建设,青岛凭借一个小渔村想用十几年就弯道超车烟台,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没有德国人强租青岛,青岛很难超越烟台,而烟台的地位会更高,现在山东排名第一的经济强市估计还会是烟台。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山东001在线 ( ICP11027147 )

GMT+8, 2024-5-31 17:47 , Processed in 0.060179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